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房屋买卖 人身损害
民间借贷 其他纠纷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地址
合同纠纷 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保全执行 其他商事
苏州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侵财犯罪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经济犯罪
职务犯罪 其他犯罪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有哪些
行政诉讼 劳动争议
诉讼指南 权威解读
法治资讯 网站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劳动争议 >

退休人员返聘发生工伤怎么赔偿——2025版工伤认定与赔偿实务指引

作者:苏州工伤律师 来源:苏州律师网

一、问题背景:返聘潮下的工伤痛点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渐进落地,60岁以上人员继续工作已成常态。退休人员返聘发生工伤怎么赔偿,成为热搜高频问。2025年《工伤保险条例》未将超龄人员排除在外,但实务中却出现“认定难、赔偿弱、程序杂”的三重困境。本文邀请长期办理工伤案件的苏州工伤律师,结合当前立法、行政解释与判例,把返聘工伤的认定、鉴定、赔偿、诉讼全流程讲透,帮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法治轨道上化解风险。

二、法律关系: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分水岭

1、退休即终止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44条明确,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此后,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务关系,不再受《工伤保险条例》调整。

2、例外情形:未办退休手续或延迟领取养老金

若劳动者已达法定退休年龄,却因社保缴费年限不足尚未办理退休手续,且继续在原岗位工作,部分地区仍认定为劳动关系,可正常走工伤认定程序。

3、实务倾向:法院对“特殊劳动关系”的有限认可

江苏、上海等地高院指导意见指出,超龄人员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赔偿标准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但不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三、工伤认定:两条路径并行

1、路径一:申请工伤认定(少数地区)

例如A省、B市允许用人单位为返聘人员单独参加工伤保险,社保部门在受理后60日内作出认定决定;认定成功后,基金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项目。

2、路径二:人身损害赔偿(主流做法)

在未参保地区,返聘人员可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侵权规则,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3、程序衔接

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都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部门提出申请,逾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四、赔偿项目:基金支付与单位自担的界限

1、可参照工伤标准项目

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辅助器具费、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2、不可享受项目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因返聘人员已领取养老金,不再重复享受。

3、特殊费用:误工费与停工留薪期工资竞合

人身损害案由中,法院一般支持误工费;若已按工伤标准主张停工留薪期工资,不可重复主张,可择高者主张。

五、计算标准:基数、系数与地方差异

1、医疗费

以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为限,超出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未参保的,按实际合理费用支持。

2、护理费

住院期间护理费按当地护工市场日工资×天数;出院后护理依赖程度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按月计算。

3、停工留薪期工资

返聘协议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参照受伤前12个月平均劳务费,最长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4、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与就业补助金

虽无劳动关系,但多数省市允许参照工伤等级计算,五级伤残约为48个月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逐级递减。

六、证据清单:返聘人员维权操作指引

1、主体与关系证据

返聘协议、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牌、门禁卡、同事证言,用以证明劳务关系及工作内容。

2、事故经过证据

事故视频、监控截图、报警回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调查报告、现场照片。

3、伤情与费用证据

门诊病历、住院病案、手术记录、医疗费发票、护理费收据、交通费票据、辅助器具购置发票。

4、收入与损失证据

返聘工资单、个税记录、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因误工被扣发费用的说明。

七、典型案例:四地法院裁判要旨

案例一 A省高院

64岁返聘电工高空坠落身亡,家属起诉索赔。法院认定虽为劳务关系,但单位未提供安全绳,存在重大过错,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判赔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共计120万元。

案例二 B市中院

62岁保洁员滑倒致九级伤残,单位已为其购买商业意外险。法院判令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付10万元,不足部分由单位按80%过错比例赔偿残疾赔偿金、医疗费等合计18万元。

案例三 C县法院

返聘协议约定“工伤概不负责”,法院认定免责条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无效,判令单位全额赔偿医疗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

案例四 D市法院

返聘人员擅自串岗被机器夹伤,因未尽安全注意义务,被认定自担30%责任,单位承担70%赔偿。

八、程序选择:调解、仲裁与诉讼的衔接

1、人民调解

街道、行业协会可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

2、劳动仲裁(限特殊地区)

少数省市允许超龄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工伤待遇,仲裁裁决后,单位逾期不履行的,可申请强制执行。

3、民事诉讼(主流)

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为案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三年。

九、用人单位合规建议

1、购买商业保险

投保雇主责任险或人身意外险,保险额度建议不低于100万元,费用低廉且可税前扣除。

2、完善返聘协议

明确工作内容、时间、报酬、安全责任、赔偿标准,避免“工伤概不负责”等无效条款。

3、安全培训与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留存签到表、照片;对高空、高温、有毒岗位安排健康体检。

4、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事故后24小时内报险、报安监、报工会,封存现场监控,配合调查,降低过错比例。

十、政府监管与政策趋势

2025年《超龄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试点)》已在长三角、珠三角启动,允许用人单位为返聘人员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费率0.5%,个人不缴费。未来全国推广后,退休人员返聘发生工伤怎么赔偿将有统一答案。

十一、常见疑问解答

1、返聘人员能否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可以,鉴定结论作为计算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的依据,单位拒不配合的,可向法院申请委托。

2、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

劳务关系下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但可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向肇事方及单位主张过错赔偿。

3、已领养老金还能主张误工费吗?

只要能证明实际收入减少,法院一般支持误工费,与养老金不冲突。

十二、结语:让返聘之路更安全

退休后再就业,是劳动者自我价值的延伸,也是企业用工多样性的体现。厘清退休人员返聘发生工伤怎么赔偿,不仅关乎个体权益,也影响用人单位的用工风险。苏州工伤律师建议:返聘人员应签订书面协议、保留工作证据;用人单位应主动投保、完善安全制度;政府应加快职业伤害保障全国统筹。只有三方协力,才能让“银发”劳动力在法治阳光下安心工作、体面劳动。

苏州工伤律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伤保险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现行有效法规撰写,案例均来自公开裁判文书并做脱敏处理,仅供普法参考,不构成具体法律意见;苏州律师网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完整版权信息。

下一篇:没有了!...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

苏州专业律师友情链接

苏州市律师协会
苏州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咨询QQ:147836285
备案号: 苏ICP备16017884号-1
© 2016-2021 lawyer0512.net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