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中,房产往往是价值较大的夫妻共同财产之一。而当房产涉及婚后父母出资时,离婚时的分割问题就变得尤为复杂。本文将围绕婚姻律师咨询中常见的疑问——婚后父母给买的房离婚怎么分割,结合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2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婚后父母出资购房的性质,关键在于是否有明确约定。若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子女,则该部分出资属于个人财产;若无明确约定,通常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例如,A省某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男方父母婚后出资全款购房,房产登记在男方名下,且父母出具书面声明表明该房产仅赠与男方一人。法院最终认定该房产为男方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予分割。
若房产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且父母有明确赠与一方的意思表示,则该房产属于该子女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若无明确约定,法院可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需依法分割。
无论父母出资比例如何,只要房产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通常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法院将综合考虑出资比例、婚姻持续时间、子女抚养情况等因素,进行公平分割。
此类情形较为少见,但若存在明确赠与另一方的证据,法院可能认定为受赠方个人财产;否则,仍可能作为共同财产处理。
在婚姻律师咨询中,律师通常会提醒当事人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出资证明的完整性,包括银行转账记录、赠与协议、借条等;
二是房产登记时间与婚姻存续期间的关系;
三是是否存在共同还贷、装修等共同投入;
四是婚姻过错、子女抚养等因素对分割比例的影响。
例如,B市一起离婚案件中,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房产登记在夫妻二人名下,男方父母出资60%,女方父母出资40%。法院最终判决房产归男方所有,但男方需按出资比例向女方支付相应补偿款。
为避免离婚时因房产分割引发争议,建议在购房时即通过书面协议明确出资性质与产权归属。父母出资时,应保留完整的转账记录,并可签署赠与协议或借款协议,明确资金性质。
此外,夫妻双方也可通过婚前协议或婚内财产协议,对房产归属作出约定,增强法律保障。
面对婚后父母给买的房离婚怎么分割这一复杂问题,建议当事人及时寻求专业婚姻律师咨询服务。律师可结合具体案情,提供法律意见,协助收集证据,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