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房屋买卖 人身损害
民间借贷 其他纠纷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地址
合同纠纷 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保全执行 其他商事
苏州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侵财犯罪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经济犯罪
职务犯罪 其他犯罪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有哪些
行政诉讼 劳动争议
诉讼指南 权威解读
法治资讯 网站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暴力犯罪 >

口头谩骂算不算寻衅滋事 | 苏州刑事案件律师

作者:苏州刑事案件律师 来源:口头谩骂算不算寻衅滋事

一、寻衅滋事罪的法律框架

在讨论口头谩骂算不算寻衅滋事之前,必须先厘清寻衅滋事罪的整体法律框架。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一)客体要件:公共秩序与人身权利的双重保护

寻衅滋事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社会公共秩序,也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所谓公共秩序,是指根据法律和社会公德确立的公共生活规则所维持的社会正常状态。例如,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辱骂他人,造成群众围观、交通堵塞,即破坏了公共秩序。同时,随意殴打、辱骂他人,也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二)客观要件:四种法定行为模式的界定

刑法列举了四种具体的行为模式,口头谩骂主要涉及第一种和第四种:

第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这里的“随意”指没有正当理由,出于逞强耍横、发泄情绪等动机。

第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口头谩骂即属于“辱骂”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第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三)主体与主观要件:一般主体与直接故意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动机多为逞强好胜、发泄私愤、寻求精神刺激等。

二、口头谩骂的司法认定标准

司法实践中,判断口头谩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须结合具体情境,重点考察以下因素:

(一)行为场所的公共性

公共场所是认定的重要场景。例如,在商场、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辱骂他人,容易引发围观、秩序混乱,更易被认定为破坏公共秩序。相反,在私人住宅或封闭办公空间内的谩骂,一般不被视为影响公共秩序。

2022年8月,张某在某商场因排队纠纷,当众辱骂李某,引发数十人围观,商场安保人员到场维持秩序。法院认定张某的行为破坏了公共场所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

(二)辱骂内容的恶劣程度

内容是否涉及人格侮辱、民族歧视、地域攻击等,是判断“情节恶劣”的关键。例如,使用极端侮辱性语言攻击他人人格尊严,或针对特定群体进行辱骂,更易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三)造成的社会影响

是否导致现场秩序混乱、交通堵塞、群众恐慌等,是重要考量因素。例如,辱骂行为引发大量群众聚集、交通中断,或造成被害人精神崩溃、自杀等严重后果,均属于“情节恶劣”。

(四)行为次数与持续性

偶发的口角争执与长期、多次、针对特定对象的辱骂,在性质上存在差异。例如,持续半年在某小区业主群内辱骂他人,可能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三、口头谩骂与相关罪名的界限

口头谩骂可能与其他罪名存在竞合或易混淆,需准确区分:

(一)侮辱罪与诽谤罪

侮辱罪要求公然贬损他人人格,情节严重;诽谤罪则要求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二者均针对特定个人,而寻衅滋事罪更强调对公共秩序的破坏。

王某在微信群多次辱骂同事,内容涉及捏造同事私生活谣言。法院认为王某行为针对特定个人,且情节严重,以侮辱罪判处拘役三个月,而非寻衅滋事罪。

(二)扰乱社会秩序罪

扰乱社会秩序罪需造成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而寻衅滋事罪中的“起哄闹事”要求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二者在后果程度上存在差异。

(三)故意伤害罪(未遂)

若口头谩骂伴随暴力威胁,且足以使他人产生现实危险,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未遂)。关键看是否具有伤害他人身体的直接故意和现实可能性。

四、辩护要点与证据策略

面对口头谩骂构成寻衅滋事的指控,苏州刑事案件律师通常从以下角度制定辩护策略:

(一)行为性质的辩护

1. 场所私密性抗辩

证明辱骂行为发生在非公共场所,如私人住宅、封闭办公室,未对公共秩序造成影响。需结合现场监控、证人证言等证据。

2. 无破坏秩序故意抗辩

强调行为动机是私人恩怨而非逞强好胜,且未造成秩序混乱。可提交聊天记录、证人证言证明双方矛盾起因。

(二)情节显著轻微抗辩

1. 单次偶发行为

证明辱骂系偶发口角,未造成严重后果。需收集现场视频、证人证言等证明行为持续时间、围观人数等情况。

2. 已赔偿谅解

若已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可据此请求从轻处罚。需提交赔偿协议、转账记录、谅解书等证据。

(三)证据合法性审查

1. 录音录像的合法性

审查取证过程是否侵犯隐私权,如私自安装窃听设备取得的证据可能被排除。

2. 证人证言的可信度

重点审查证人与被害人是否存在利害关系,证言是否存在矛盾或夸大。

五、量刑情节与处理结果

即使构成寻衅滋事罪,以下情节可能影响量刑:

(一)从轻处罚情节

1. 自首与坦白

主动到案如实供述,可减少基准刑的20%-40%。

2. 赔偿谅解

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 初犯偶犯

无前科劣迹,可酌情从宽处罚。

(二)从重处罚情节

1. 针对弱势群体

辱骂老人、未成年人等,可能增加20%以下基准刑。

2. 造成严重后果

如导致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可能增加30%以上基准刑。

(三)不起诉或缓刑适用

对于情节轻微、认罪悔罪、赔偿谅解的案件,检察机关可作出不起诉决定,或法院可判处缓刑。例如,某大学生在校园内偶发辱骂同学,事后真诚道歉并赔偿,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

六、预防建议与社会治理

为减少口头谩骂引发寻衅滋事案件的发生,需多方协同治理:

(一)个人层面

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避免在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公开场合发表侮辱性言论。

(二)平台层面

网络平台应建立关键词过滤机制,对侮辱性言论及时删除、禁言或封禁账号,并配合司法机关提供侵权证据。

(三)社区层面

基层调解组织应提前介入邻里、同事间的言语冲突,通过调解化解矛盾,避免事态升级。

本文由苏州刑事案件律师团队原创撰写,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摘编。如需进一步法律咨询,请通过正规渠道联系专业律师。

下一篇:没有了!...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

苏州专业律师友情链接

苏州市律师协会
苏州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咨询QQ:147836285
备案号: 苏ICP备16017884号-1
© 2016-2021 lawyer0512.net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