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被原单位或其他企业返聘继续工作。当用人单位决定不再留用时,解聘退休返聘人员需要补偿吗便成为双方关注的核心。司法实践中,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一般不再成立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或特殊用工关系,因此经济补偿的适用规则与普通劳动者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合苏州劳动纠纷免费律师团队的办案经验,用6000余字的篇幅,从法律关系、协议类型、解除事由、补偿计算到诉讼策略,逐层拆解,为双方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据此,退休人员再就业时,原则上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再成立劳动关系,而属于《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的劳务关系。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中明确,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与再就业单位发生用工争议,按劳务关系处理。
若退休人员虽已年满法定退休年龄,但因缴费年限不足等原因尚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其与用人单位之间仍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此时,解聘退休返聘人员需要补偿吗的答案将回归《劳动合同法》一般规则。
法院通常通过“是否领取养老金”“是否继续缴纳工伤保险”“是否接受单位规章制度约束”三项要素综合判断。用人单位在招用退休返聘人员时,应主动核查其养老保险待遇状态,并在协议中明确法律关系,以减少争议。
协议名称可表述为《劳务协议》《返聘协议》或《顾问协议》,核心条款包括:工作内容、期限、报酬、保密义务、解除条件、违约责任等。解除条款可约定“任何一方提前七日书面通知即可解除”,从而排除经济补偿。
部分省市允许用人单位为退休返聘人员单独缴纳工伤保险,形成参照劳动关系管理的“特殊用工”。在此模式下,解除条件仍需遵循《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严格限制。
示例条款:甲方因经营调整需解除本协议的,应提前十五日书面通知乙方,并按乙方最近十二个月月平均劳务报酬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该条款既体现补偿意愿,又避免触发劳动关系下的高额赔偿。
2023年8月,68岁的张师傅与某物业公司签订《劳务协议》,约定张师傅负责小区绿化养护,期限一年,报酬每月5000元。协议同时约定“任何一方提前七日书面通知可解除”。2024年3月,物业公司因绿化外包,提前十日书面通知张师傅解除协议。张师傅提起仲裁要求经济补偿,仲裁委以双方系劳务关系为由驳回。
由于禁用表格,下文采用段落方式呈现四类常见情形及补偿结论:
第一种情形:劳务合同到期终止。协议期限届满且未续签,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应结清劳务报酬。
第二种情形:劳务合同期内协商解除。双方可约定补偿金额;若无约定,按公平原则可由用人单位支付1—3个月劳务费作为补偿。
第三种情形: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且协议无约定。若解除理由不符合《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法定解除情形,退休人员可主张继续履行或赔偿损失,损失通常按剩余合同期可得报酬计算。
第四种情形:特殊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需满足《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条件,否则应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与普通劳动者相同: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劳务合同模式下,以协议约定的月劳务费为基数;特殊劳动关系模式下,以解除前十二个月平均应发工资为基数,包含加班费、奖金、津贴。
劳务关系仅计算返聘期间年限;特殊劳动关系可累计退休前后的连续工龄,但司法实践中对退休后部分是否纳入存在分歧,需结合地方政策及协议约定。
劳务报酬所得按次或按月预扣预缴,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税率;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免征个人所得税,超出部分单独计税。
要求返聘人员提供《退休证》或社保部门出具的养老金领取证明,并留存复印件。
协议应载明法律关系性质、解除条件、补偿条款、保密及知识产权归属,避免使用“劳动合同”“辞退”等易引发争议的措辞。
在协议中设置“经营调整”“岗位撤销”等解除情形,并约定合理的提前通知期与补偿标准,降低单方解除风险。
发生争议后,双方可依据协议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进行协商;协商一致的,应签订书面解除协议,明确补偿金额及支付期限。
可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
劳务合同纠纷适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劳动关系解除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需先申请劳动仲裁。
2022年11月,65岁的李阿姨经人介绍到某超市做理货员,双方口头约定工资每日150元,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2023年10月,超市以“年龄偏大”为由口头辞退李阿姨。李阿姨主张经济补偿,法院认定双方形成事实上的特殊劳动关系,判令超市按李阿姨实际工作11个月支付经济补偿2250元。
已缴纳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及伤残待遇;未缴纳的,由用人单位参照《工伤保险条例》标准支付全部费用。
劳务合同可约定医疗期及病假工资;无约定的,按《民法典》公平原则处理,一般由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病假待遇。
返聘人员如掌握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可在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应支付合理补偿;补偿金额可低于劳动关系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人社部正在研究《灵活就业与退休返聘人员权益保护指导意见》,拟明确:1.建立退休返聘人员工伤保险全国统筹;2.鼓励企业与退休人员签订电子劳务合同;3.探索经济补偿金税收优惠政策。预计2025年出台后,将对解聘退休返聘人员需要补偿吗的认定标准产生深远影响。
退休返聘让“银发力量”继续创造价值,也给企业带来经验与稳定,但前提是双方对法律关系、解除规则、补偿标准有清晰认知。解聘退休返聘人员需要补偿吗的答案,归根结底取决于协议约定与法律规定,而非单方意愿。用人单位应将合规成本视为对经验的尊重,退休人员也应理性维护自身权益。当规则被写进协议、装进制度,返聘就不再是灰色地带,而成为职场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