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房屋买卖 人身损害
民间借贷 其他纠纷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地址
合同纠纷 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保全执行 其他商事
苏州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侵财犯罪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经济犯罪
职务犯罪 其他犯罪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有哪些
行政诉讼 劳动争议
诉讼指南 权威解读
法治资讯 网站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劳动争议 >

员工经常迟到可以开除吗?企业合法解除的边界与2025年实操指引

作者:苏州专业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 来源:员工经常迟到可以开除吗

一、问题的提出:迟到与解除之间的法律鸿沟

在用工管理实践中,企业最普遍的疑问之一便是:员工经常迟到可以开除吗?一方面,考勤纪律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随意解除可能触发违法解除赔偿。本文以2025年仍有效的《劳动合同法》及配套规定为基础,结合近年裁判观点,为企业与劳动者厘清合法解除的边界。

1.1 迟到属于“违纪”还是“违约”

迟到本质是对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时间义务的违反,既构成内部违纪,也构成违约。但违纪与违约的法律评价不同:违纪需经由规章制度路径,违约则需衡量是否达到解除条件。

1.2 2025年法律框架并无更新

截至2025年9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未就劳动合同解除事由作出新的立法,人社部亦未发布新的部门规章。因此,本文所有结论均基于现行有效规范。

二、实体要件:迟到达到何种程度可认定“严重”

2.1 司法审查“三要素”模型

法院在审查迟到解除案件时,通常围绕频次、时长、后果展开。

2.1.1 频次的可量化标准

多数判决将“自然月内累计迟到3次或6个月内累计迟到10次”视为达到严重程度的临界点,但需以书面制度为前提。

2.1.2 时长的叠加计算

单次迟到不足30分钟的,通常需叠加计算;单次迟到超过2小时且未请假,法院倾向直接认定严重违纪。

2.1.3 后果的实质影响

迟到导致生产事故、客户投诉、订单延误等实际损失,可作为严重性的补强证据。

2.2 规章制度“三性”要求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五十条,企业规章制度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内容合法、已向劳动者公示,否则迟到条款无效。

案例一:2024年11月,某制造公司以员工钱某半年内迟到12次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仲裁委查明公司《考勤管理制度》未经职工讨论,仅张贴在车间门口,且无证据证明钱某知悉,遂认定解除违法,裁决支付赔偿金7.8万元。

三、程序要件:从警告到解除的必经步骤

3.1 书面警告制度

司法实践将书面警告视为“给予改正机会”的必要程序。警告应载明迟到事实、制度依据、改正期限及后果,并由员工签字确认。

3.2 递进式处分

企业宜采用“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记过—解除”递进模式,允许员工在每一阶段申辩,体现合理性与比例原则。

3.3 通知工会程序

企业单方解除前,应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听取意见;未建立工会的,应听取职工代表意见。未履行该程序的,解除将被撤销。

四、证据体系:考勤记录的合法形成与固定

4.1 考勤方式的多样化与证据效力

指纹、人脸识别、钉钉定位、门禁刷卡均可作为证据,但必须保证原始性、完整性、不可篡改性

4.2 电子数据的补强规则

电子考勤需辅以月度汇总表、异常提醒截图、员工确认记录,形成证据链。

4.3 监控视频的保存期限

企业应在争议发生前保存不少于6个月的监控录像,并制作文字说明,防止因系统覆盖导致举证不能。

案例二:2025年3月,某互联网公司凭钉钉打卡记录解除员工迟到8次的合同。仲裁阶段员工否认系统真实性。公司补充提交钉钉后台日志、IT部门说明、员工月度确认表,最终仲裁委采信证据,认定解除合法。

五、特殊情形:灵活工时、远程办公与迟到认定

5.1 不定时工作制的迟到豁免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不适用固定考勤,迟到概念本身不存在。

5.2 远程办公的在线打卡

居家办公可约定“核心在线时段”,超出时段未上线视为迟到,但需提前书面约定。

5.3 孕期、哺乳期员工的特殊保护

对“三期”女职工迟到,企业应先核实是否因产检、哺乳往返等合理事由,避免被认定为歧视性解除。

六、赔偿计算:违法解除的成本测算

6.1 赔偿金基数与年限

违法解除赔偿金=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倍,上限为12年。

6.2 迟到的工资扣减限制

企业可按迟到分钟数扣减当日工资,但扣减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6.3 年终奖与迟到挂钩的合规设计

可在年终奖考核方案中设置“迟到扣分”条款,但须保证制度公开透明,并与迟到次数呈合理比例。

七、合规操作指引:企业HR的七步清单

7.1 制定或修订考勤制度

确保条款具体、可量化,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留存会议纪要。

7.2 入职培训与书面签收

制度培训纳入入职必修,员工签字确认“已阅读并理解”。

7.3 日常考勤留痕

每月导出考勤报表,员工签字确认,发现异常立即书面提醒。

7.4 递进式处分留档

对每一次迟到均出具书面通知,员工拒绝签字的,可邀请两名见证人并拍照固定。

7.5 解除前评估会议

由HR、部门负责人、工会代表共同评估迟到严重性,形成会议纪要。

7.6 向工会送达解除通知

提前三日将解除理由、证据目录送达工会,听取意见并记录。

7.7 离职交接与证明出具

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时,应客观描述解除事由,避免使用贬损性语言。

案例三:2025年5月,某物流公司因司机赵某一个月内迟到6次、其中两次导致配送延误,公司依据经民主程序制定的《司机考勤管理办法》解除其劳动合同。赵某提起仲裁,公司提交考勤表、客户投诉函、工会意见回复函,仲裁委裁决解除合法。

八、劳动者维权路径:从内部申诉到司法救济

8.1 内部申诉程序

劳动者可在收到警告或处分决定后3个工作日内向人力资源部或工会提出申诉,企业应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

8.2 劳动仲裁与诉讼

被解除后,劳动者可在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提起诉讼。

8.3 举证责任分配

劳动者主张违法解除的,需证明解除事实存在;用人单位则需对解除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包括制度、程序、证据三方面的完整性。

九、常见问答:迟到解除的十五个高频疑问

9.1 迟到1分钟也能累计吗?

若制度明确“迟到1分钟以上即计1次”,且经过民主程序,可累计,但司法审查会考虑合理性。

9.2 员工以地铁故障为由迟到,可否免责?

不可抗力或公共交通突发故障可作为免责事由,但员工需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官方证明。

9.3 迟到与旷工的界限如何划分?

迟到指晚于规定时间到岗但仍到岗;旷工指无正当理由未到岗且未请假,两者处分标准应区分。

9.4 解除前未发书面警告,事后补发有效吗?

补发警告无法弥补程序瑕疵,法院一般不予认可。

9.5 劳动者拒绝签收警告,企业如何留证?

可采取EMS邮寄、电子邮件、微信群公告等方式送达,并保存送达凭证。

9.6 迟到扣款能否超过日工资?

不得超扣,否则属于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

9.7 试用期员工迟到与正式员工标准一样吗?

试用期制度同样需经过民主程序,迟到标准可一致,也可适当放宽,但须书面约定。

9.8 迟到次数清零周期如何设定?

建议采自然年度或自然季度清零,并在制度中明示,防止员工担心“终身累计”。

9.9 迟到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比例上限?

挂钩比例不宜超过绩效权重的20%,避免被认定为变相罚款。

9.10 企业搬迁导致通勤时间延长,迟到是否免责?

企业搬迁属于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应与员工协商变更工作地点或给予交通补贴,否则迟到可免责。

9.11 员工迟到后补请假,能否视为旷工?

若制度要求“迟到须于当日9点前报备”,未报备的可视为旷工半天。

9.12 迟到记录保存多久?

至少保存至解除劳动关系后2年,以备争议时效。

9.13 员工迟到后主动加班,能否抵销?

迟到与加班属于不同法律关系,不能自动抵销,但企业可在制度中约定“迟到补时”机制。

9.14 迟到解除是否影响失业保险?

若解除被认定为合法,员工可正常领取失业保险;若被认定为违法,企业需补缴社保并承担失业金损失。

9.15 电子劳动合同中如何嵌入迟到条款?

在电子合同附件中上传PDF版《考勤制度》,并设置“我已阅读并同意”勾选框,留存勾选日志。

十、未来展望:数字化考勤与合规趋势

随着人脸识别、云端打卡、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普及,考勤数据的真实性将更易被司法认可。企业需在员工经常迟到可以开除吗这一问题上,提前布局制度与技术的双重合规。对于劳动者而言,及时了解制度、保留证据、善用苏州专业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提供的咨询渠道,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方式。

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等现行有效法律文件撰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案件请以有权机关认定为准。本文由苏州专业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团队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没有了!...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

苏州专业律师友情链接

苏州市律师协会
苏州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咨询QQ:147836285
备案号: 苏ICP备16017884号-1
© 2016-2021 lawyer0512.net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