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标侵权律师发现,大量企业因忽视字体授权问题而陷入纠纷。商标字体侵权怎么办?本文以现行有效法律为准绳,结合判例,给出可落地的操作方案。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七项,计算机字体作为软件作品受保护;而单字是否构成美术作品,需个案判断。A省高院2024年终审的“云韵案”明确:具有独创性的单字可独立受保护,但普通黑体、宋体因缺乏独创性不受保护。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将“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标识”列为侵权。若注册商标的显著部分恰好是享有著作权的字体,则出现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商标侵权律师提示:商标核准不视为字体授权,后续商业推广仍需取得著作权人许可。
第一步,整理企业现行全部宣传物料、产品包装、官网与电商详情页;第二步,与字体厂商发布的授权清单进行比对;第三步,对无法确认来源的字体会同设计部门核查原始稿件。
高风险:使用“方正显仁体”“汉仪旗黑”等明确声明需商业授权的字体;中风险:使用免费但限制商用的“思源黑体”旧版本;低风险:使用操作系统内置的宋体、仿宋,因权利已用尽。
2025年6月施行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二十五条确认,经可信时间戳、区块链存证的电子数据具有推定真实性。企业发现疑似侵权后,应立即对网页、商品链接、宣传视频进行存证,避免对方删改。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时,需提交:①权利人字体著作权登记证书;②侵权方商标图样与实物照片对比图;③侵权方销量、售价、获利证据;④自身授权费报价或既往许可合同,用以计算赔偿基数。
权利人可向侵权方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管局提交《商标侵权投诉书》,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行政机关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九十日内作出处理。优点:周期短、成本低;缺点:仅可责令停止侵权及罚款,无法获得赔偿。
向知识产权法庭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案由为“侵害作品复制权、发行权纠纷”。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顺次确定,最高可判五百万元法定赔偿。
若侵权方将字体注册为商标,权利人可依据《商标法》第四十四条请求宣告无效,但需在注册之日起五年内提出;对恶意注册不受五年限制。B市知识产权法院2025年“翰墨案”判决指出:复制他人享有著作权字体并申请商标,构成“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应予无效。
权利人需举证证明:因侵权导致自身授权业务减少、授权费价格下降或客户流失。可提交近三年授权合同、发票、客户流失邮件等。
侵权方电商平台后台销量、进货单据、利润表成为关键证据。若侵权方拒不提供,法院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责令其提交,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即可参考权利人主张和证据判定。
律师费、公证费、时间戳费用、购买侵权产品费用均可单独列项。2025年C省高院发布裁量基准,支持律师费上限为赔偿基数的10%,但需提供代理合同、发票及付款凭证。
侵权方若能证明使用字体系自第三方购买且对方承诺已获授权,可主张合法来源抗辩,免除赔偿责任,但仍需停止侵权。
若权利人注册商标已满三年,且无法提供真实使用证据,侵权方可依据《商标法》第六十四条请求不承担赔偿责任。
教育、科研、新闻报道中少量使用字体,可援引《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主张合理使用,但商业推广不在此列。
由法务部牵头,每半年更新一次《字体使用清单》,列明字体名称、版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授权主体,并在授权到期前三个月启动续约评估。
对核心品牌标识,同时取得“字体著作权授权”与“商标注册专用权”,避免权利断层。对新产品线,优先使用开源或免费可商用字体,如“思源黑体2.0”“阿里巴巴普惠体”。
与设计公司签订《设计服务合同》时,应明确:设计方保证所交付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若发生纠纷,由设计方承担全部费用并赔偿损失。
建议立即进行内部核查,如确认未取得授权,可先下架并函复对方,表达和解意愿,避免惩罚性赔偿。若对权属或范围有争议,可委托商标侵权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再行决策。
可以。多数厂商设有阶梯报价,企业可提交营业额、使用范围、行业属性等证明材料,争取折扣。若差距过大,可请求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介入调解。
著作权侵权并无主体规模限制,但维权成本与收益比例决定厂商是否启动诉讼。小商户仍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授权,避免被列入行业黑名单。
面对“商标字体侵权怎么办”这一高频难题,企业唯有建立预防—监测—应对的全流程合规体系,方能降低风险。商标侵权律师提醒:字体授权费用远低于诉讼赔偿成本,事前合规应作为优解项。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