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房屋买卖 人身损害
民间借贷 其他纠纷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地址
合同纠纷 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保全执行 其他商事
苏州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侵财犯罪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经济犯罪
职务犯罪 其他犯罪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有哪些
行政诉讼 劳动争议
诉讼指南 权威解读
法治资讯 网站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暴力犯罪 >

苏州律师事务所解析: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

作者:苏州律师事务所 来源:苏州法律咨询网

一、事件初现:互殴现场的无声警报

夜幕降临,A省B市某烧烤店门口,两桌客人因琐事发生口角,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酒瓶碎裂声、桌椅倒地声、围观人群的惊呼交织在一起。警方赶到时,双方均有不同程度受伤,却都拒绝和解,坚持“讨个说法”。这样的场景,正是“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这一问题的现实缩影。

二、法律定位:互殴不是简单的“各打五十大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就民事争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意味着,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首先要过“行政调查”这一关。

1. 调查取证:还原冲突的每一帧

警方会调取现场监控、询问目击证人、固定伤情照片、委托法医鉴定。在A省B市案例中,警方在48小时内完成了对7名证人的询问,并对3段监控录像进行逐帧分析,最终确定双方均存在主动攻击行为,构成互殴。

2. 伤情鉴定:决定案件走向的分水岭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将伤情分为轻微伤、轻伤一级、轻伤二级、重伤一级、重伤二级。若鉴定结果为轻微伤,案件一般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若达到轻伤及以上,则涉嫌《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公安机关必须刑事立案。A省B市案中,一方为轻伤二级,另一方为轻微伤,警方据此对轻伤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对轻微伤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300元。

三、行政处罚:不愿和解的“第一落点”

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进入行政处罚阶段,公安机关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作出决定。该条规定:殴打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若存在结伙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未成年人或60周岁以上老人等情形,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1. 裁量因素:谁先动手、谁受伤更重并非唯一标准

警方会综合考量冲突起因、过错程度、手段方式、伤害后果、是否持械、是否主动报警、是否如实陈述等。A省B市案中,虽然受伤较轻的一方率先持啤酒瓶攻击,但对方随即用破碎瓶口反击造成其面部缝合12针,警方认定后者属于“防卫过当”,但仍构成殴打他人,故对双方均予处罚。

2. 执行与救济:拘留前的机会

处罚决定作出后,当事人有权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若对伤情鉴定结论有异议,可在收到鉴定意见复印件后3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申请。重新鉴定以一次为限,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或鉴定机构进行。

四、民事赔偿:不和解也能“算账”

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的第二大板块是民事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互殴中,双方均有过错,适用“过错相抵”原则,法院根据各自过错比例判决赔偿金额。

1. 赔偿项目:从医疗费到精神损害抚慰金

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伤残)、精神损害抚慰金等。A省B市案中,轻伤方起诉索赔18万元,法院最终认定其自身承担40%过错,判决轻微伤方赔偿10.8万元。

2. 举证规则:谁主张、谁举证

原告需提供医院票据、诊断证明、收入证明、护理合同、交通费发票等;被告若主张对方过错更大,亦需提供相应证据。实践中,苏州律师事务所专业团队建议当事人及时封存监控、保存聊天记录、拍摄伤情照片,必要时申请证人出庭,以形成完整证据链。

五、刑事立案:轻伤红线不可触碰

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触及轻伤及以上后果,案件将转入刑事轨道。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1. 互殴中的“故意伤害”如何认定

司法实践采用“客观-主观”双重标准:客观上造成轻伤以上后果,主观上具有伤害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若一方仅为被动防卫,且防卫手段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可能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A省B市案中,检方认为被告反击时持破碎瓶口连续捅刺对方胸腹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最终以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

2. 量刑情节:赔偿谅解只是“可以”从轻

《最高人民法院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规定,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若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若未取得谅解但赔偿到位,可减少20%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进入刑事阶段,赔偿仍可进行,法院会将赔偿情况纳入量刑考量,但“不愿和解”不等于“拒绝赔偿”,当事人可通过法院托管、提存等方式履行赔偿义务,以争取从轻处罚。

六、程序衔接:行政、民事、刑事的“三重奏”

在A省B市案例中,警方先对双方作出行政处罚,同时对轻伤方刑事立案;轻伤方在审查起诉阶段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5万元。法院最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在附带民事部分,依据过错相抵原则,判决被告赔偿原告9万元。该案清晰呈现了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的完整路径:行政调查→治安处罚→刑事立案→民事赔偿→量刑折抵。

七、特殊情形:多人互殴、持械、酒后

若互殴升级至多人参与,警方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结伙斗殴”条款,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若致人轻伤以上,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以《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十年。持械互殴则直接作为加重处罚情节,量刑起点提高20%以上。酒后互殴并不免除责任,但酒精可能影响主观故意认定,需结合行为人平时酒量、饮酒速度、作案后表现等综合判断。

八、维权建议:不愿和解时的“正确姿势”

苏州律师事务所专业团队结合多年实务经验,为当事人提供如下指引:

1. 第一时间报警固定证据

报警记录是后续一切法律程序的基础,务必要求警方出具《受案回执》,并在24小时内到派出所做详细笔录。

2. 及时就医并申请伤情鉴定

保留所有医疗票据、诊断证明、影像资料,在伤情稳定后尽快向公安机关申请鉴定,避免“久伤不鉴”导致证据灭失。

3. 理性应对调解诱惑

若对方提出“私了”,务必先咨询专业律师,评估赔偿金额是否合理、是否涉嫌敲诈勒索。记住,调解协议一旦签署且履行完毕,再主张额外赔偿将极其困难。

4. 分别准备行政、民事、刑事三套材料

行政阶段重点提交处罚申辩书;民事阶段整理票据、证明、鉴定报告;刑事阶段撰写被害人意见、附带民事起诉状,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

5. 关注时间节点

治安处罚的复议期60日、行政诉讼期6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在刑事案件立案后一审判决宣告前提出;单独民事诉讼的时效为3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算。

九、常见误区:关于“互殴”的三大谣言

谣言一:“只要还手就是互殴,各打五十大板。”
真相:若一方先动手且手段明显过激,另一方为避免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必要反击,可构成正当防卫,不负法律责任。

谣言二:“不愿和解就一定会坐牢。”
真相: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取决于伤情鉴定,轻微伤仅受治安处罚;即使构成轻伤,赔偿到位、认罪认罚也可争取缓刑或不起诉。

谣言三:“对方不赔钱只能自认倒霉。”
真相:可通过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法院可查封、扣押、冻结对方名下房产、车辆、存款,甚至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

十、结语:让法律成为权威的“和事佬”

当拳头落下,和解的大门并非彻底关闭,但法律的程序必须前行。互殴两方不愿和解会怎么处理,答案写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刑法》的每一条款里,也写在公安机关的笔录、鉴定机构的报告、法院的判决书中。苏州律师事务所专业团队提醒:冲突面前,保持克制是智慧,依法维权是底线。即使不愿和解,也要让证据说话、让程序兜底、让法律给出公正的“说法”。

本文由苏州律师事务所专业团队原创撰写,依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整理分析,旨在为公众提供普法参考。苏州律师网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下一篇:没有了!...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

苏州专业律师友情链接

苏州市律师协会
苏州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咨询QQ:147836285
备案号: 苏ICP备16017884号-1
© 2016-2021 lawyer0512.net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