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软件让“转账三秒到账”成为常态,却也带来“催债三年无果”的尴尬。搜索引擎中,“朋友借钱不还你会怎么处理”长期位居民事纠纷热词的前列,反映出公众对不伤和气又能收回欠款的迫切需求。为回应关切,本文由资深债务纠纷律师执笔,依据现行有效的《民法典》及2025年司法解释,拆解从协商、调解、诉讼到执行的全流程操作要点,为债权人、担保人及法律从业者提供系统指引。
第679条明确: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即“实践性合同”,仅有借条未转账的,合同尚未生效。
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约定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2025年《民间借贷规定》维持“一年期LPR四倍”红线,超出部分利息无效。
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借款人可随时返还,贷款人可催告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合理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日。
普通三年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期间发生“催收”可导致中断并重新计算。
原告需证明借贷合意+款项交付;被告抗辩已还款或存在其他债务,需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第545条允许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第535条赋予债权人代位权,可对债务人怠于行使的到期债权代位主张。
发送文字而非语音,内容包含“金额+期限+逾期后果”,避免使用侮辱性词汇;对方回复“知道了”“下周还”即构成对债务的再次确认,可中断时效。
由债务纠纷律师署名向借款人户籍地、常住地同步寄送EMS,封面注明“律师函”,内附债权凭证、限期履行通知、逾期诉讼风险提示。邮寄回执+签收记录可作为后续诉讼证据。
双方一同前往街道调委会,签署调解协议后三十日内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裁定具有强制执行力;费用近乎为零,平均用时十五日。
1. 借条/借款合同:载明金额、利率、期限、违约责任;
2. 转账凭证: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电子回单,备注“借款”;
3. 聊天记录:完整截屏+录屏,证明催收过程;
4. 录音录像:通话录音需提及姓名、金额、还款承诺;
5. 证人证言:共同朋友、配偶出庭作证;
6. 债务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复印件、居住证、电话号码实名认证;
7. 担保材料:保证合同、抵押登记、质押交付凭证。
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均可管辖。若借条约定“出借人所在地履行”,可在原告住所地起诉,节省差旅成本。
2025年多数法院推行“一网通办”,网上上传起诉状、证据扫描件,审核通过后邮寄纸质材料;符合立案条件的,七日内出具受理通知书。
若发现债务人转移房产、车辆,可在起诉同时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供等额担保;法院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执行查封、冻结。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六个月,延长需院长批准。多数借条清晰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平均开庭一次即可宣判。
【案情简介】A省B市刘某与王某系大学同学,2023年7月王某以家人生病为由向刘某借款10万元,刘某通过银行转账交付,王某出具借条,约定年利率10%,2024年7月一次性还本付息。到期后,王某仅偿还2万元利息,本金未还。刘某多次微信催收未果,遂委托律师起诉。
【诉前保全】律师查询发现王某名下有一套房产,立即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法院裁定查封该房产,王某无法出售。
【庭审查明】王某对借款事实无异议,但抗辩已归还2万元本金。刘某提交微信记录显示,2万元转账备注“利息”,且王某语音承诺“利息先给你,本金再缓缓”。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2万元为利息,判令王某十日内偿还本金10万元、剩余利息1万元及逾期利息。王某未上诉,判决生效后,刘某申请拍卖房产,全额实现债权。
若转账时备注“借款”,且后续微信多次催收对方未否认,可推定借贷合意成立。
拨打对方电话并同步录音:“兄弟,去年我借给你的那五万块,你打算什么时候还?”对方只要回答“下个月一定还”,即构成对债务的自认。
共同朋友、配偶、父母可作为证人出庭,证明借款当场交付及口头约定,补强证据证明力。
判决生效后两年内申请,提交生效法律文书、身份证明、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院网络查控系统可一次性查询全国银行账户、不动产、车辆、证券。
律师可申请调查令,前往支付宝、微信、银行调取被执行人流水,发现大额转入即可申请冻结。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法院可将其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及非生活必需消费,包括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若发现被执行人转移房产、虚假转让股权、故意隐匿收入,可要求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破解:提供催收记录、对方承诺还款录音,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合意;赠与无需返还,但对方需对赠与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破解:要求被告提供银行取现记录、证人证言、收条或微信确认“已还清”记录;无法举证则承担不利后果。
破解:提交催收微信、短信、通话记录,证明时效中断;若最后一次催收在三年内,时效重新计算。
1. 借条上写清“实现债权的费用由违约方承担”,胜诉后可主张律师费、保全担保费;
2. 约定送达地址,防止债务人拒收传票拖延诉讼;
3. 让配偶或父母作为保证人签字,增加还款主体;
4. 设置“分期+加速到期”条款,一期违约即可就全部余额起诉;
5. 判决生效后立即申请执行,避免财产转移。
朋友情谊与商业信用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事先约定清楚、事中留痕管理、事后依法维权。面对“朋友借钱不还你会怎么处理”的困境,既要懂得协商的艺术,也要掌握诉讼的底线。及时咨询专业债务纠纷律师,用法律手段为善意护航,才能让“有借有还”不再停留在道德口号,而成为可落地的制度安排。愿每一笔借款都能如期归还,每一个善意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