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房屋买卖 人身损害
民间借贷 其他纠纷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地址
合同纠纷 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保全执行 其他商事
苏州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侵财犯罪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经济犯罪
职务犯罪 其他犯罪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有哪些
行政诉讼 劳动争议
诉讼指南 权威解读
法治资讯 网站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交通事故 >

车辆超速造成事故责任划分:法律视角下的责任认定与赔偿路径

作者:吴江区交通律师 来源:车辆超速造成事故责任划分

一、问题提出:超速为何成为事故责任认定的“放大器”

吴江区交通律师日常咨询中,车辆超速造成事故责任划分始终是高频痛点。超速行为不仅直接放大事故后果,更在责任认定阶段成为“过错加重”的核心情节。司法实践表明,当一方存在超速情节时,其被认定为主要责任甚至全责的概率显著上升。理解超速与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精准维权的第一步。

二、规范梳理:现行法律对超速责任评价的三重维度

2.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2条的限速义务

该条确立“限速通行”为法定义务,任何超速均构成“违反路权原则”的先行过错。车辆超速造成事故责任划分时,交警首先比对车速鉴定与限速标志,一旦确认超速,即生成《违法性推定》。

2.2 民法典1165条过错责任条款

民事赔偿阶段,法院以“超速—危险增加—损害扩大”的因果链,认定超速方存在过错。若超速比例≥20%,通常被评价为“重大过错”,赔偿比例上浮10%—30%。

2.3 刑法133条交通肇事罪的入罪门槛

当事故致1人死亡且超速方负主要责任以上,或重伤三人以上且超速系直接原因,即触发刑事责任。吴江区交通律师提醒:刑事程序一旦启动,民事赔偿将受“先刑后民”顺序限制。

三、责任认定: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的四大核心证据

3.1 车速鉴定报告

由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采用视频帧测速、制动印公式或EDR数据读取。当事人可在3日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逾期视为放弃。

3.2 道路限速标志勘查笔录

交警需对事发路段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可视距离、反光性能进行勘验。若标志被树木遮挡或破损,可能减轻超速方责任。

3.3 证人证言与行车记录仪

多车连环事故中,第三方行车记录仪常成为关键证据。车辆超速造成事故责任划分时,若视频显示他车亦超速,可主张“共同危险行为”适用过失相抵。

3.4 车辆安全性能鉴定

若超速方同时存在制动不合格、灯光不全等缺陷,将被认定为“多重过错”,责任比例进一步上升。

案例:沈海高速多车追尾案

2024年3月,李某驾驶小型客车以132km/h行驶于限速100km/h路段,遇前方拥堵未及时制动,导致四车连环碰撞,2人重伤。交警认定李某超速32%,负事故主要责任;前车张某因违规变道承担次要责任。法院最终判决李某承担75%赔偿比例,并因重伤人数达标,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1年。

四、赔偿计算:超速情节如何影响赔偿比例

4.1 交强险先行赔付规则

无论超速与否,交强险在限额内全额赔付:死亡伤残18万元、医疗1.8万元、财产2000元。超出部分进入商业险或自费。

4.2 商业险免赔率条款

多数保险合同约定“超速≥50%”为绝对免赔10%,若超速≥70%,免赔率升至20%。吴江区交通律师建议投保时务必核对免赔清单。

4.3 过失相抵与损害赔偿

若受害方亦存在超速、未系安全带等过错,法院按“过错程度”调减赔偿。常见比例:受害方超速10%—20%,赔偿调减5%—15%。

五、程序指引:从复核到诉讼的完整维权路径

5.1 事故认定书复核

收到《事故认定书》后3日内向上级交警支队书面申请复核,需附车速鉴定异议、新证人名单。复核期间,民事赔偿程序可中止。

5.2 民事诉讼案由选择

仅索赔财产损失,案由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若含人身损害,需列“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可主张精神抚慰金。

5.3 刑事附带民事注意点

若肇事司机被立案,受害人可在刑事一审开庭前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免交诉讼费,但不含精神抚慰金。

六、特殊场景:超速与无接触事故的责任认定

“无接触”不等于“无责任”。若超速车辆突然变道,导致他车紧急避让失控,交警可依据“险情引起—避让合理—后果相当”原则,认定超速方承担主要责任。车辆超速造成事故责任划分在此类案件中,关键在于“因果关系相当性”论证。

七、常见误区:当事人最容易犯的五大错误

1 擅自挪动车辆,破坏制动印痕迹;2 口头自认“开得快”,被录音后成为自认;3 拒绝签字领取认定书,视为送达,丧失复核权;4 私下和解未写书面协议,对方反悔再索赔;5 迷信“找关系”,错过取证黄金期。吴江区交通律师提醒:法律程序具有不可逆性,每一步都需留下书面痕迹。

八、结语:用法律速度对冲超速风险

车辆超速造成事故责任划分看似复杂,实则逻辑清晰:先鉴定速度,再比对限速,最后评价因果。对于被认定超速的一方,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申请复核、理性计算赔偿,是降低损失的唯一合法路径。吴江区交通律师建议:把每一次咨询当作“事前防控”,而不是“事后救火”,才能真正让法律成为安全驾驶的“隐形安全带”。

本文由专业交通法律研究团队撰写,版权归本网吴江区交通律师团队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依据2025年9月前有效法律、司法解释及典型案例整理,仅供普法参考,不构成具体案件的法律意见。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

苏州专业律师友情链接

苏州市律师协会
苏州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咨询QQ:147836285
备案号: 苏ICP备16017884号-1
© 2016-2021 lawyer0512.net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