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房屋买卖 人身损害
民间借贷 其他纠纷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地址
合同纠纷 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保全执行 其他商事
苏州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侵财犯罪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经济犯罪
职务犯罪 其他犯罪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有哪些
行政诉讼 劳动争议
诉讼指南 权威解读
法治资讯 网站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交通事故 >

苏州车祸律师法律咨询:辅助驾驶出事谁担责?

作者:苏州车祸律师法律咨询 来源:辅助驾驶出事谁担责

一、辅助驾驶的法律定位与事故责任框架

(一)辅助驾驶的法定分级

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辅助驾驶被归为L0-L2级,驾驶主体仍为“人”。因此,苏州车祸律师法律咨询在实务中首先确认:L2及以下级别的事故,驾驶员原则上承担主要注意义务,系统仅提供“协助”。

(二)责任主体的三层结构

1. 驾驶员:负有实时监控路况、随时接管车辆的义务。 2. 车辆所有人:对车辆维护、系统升级承担管理责任。 3. 制造商:对系统设计缺陷、警示不足承担产品责任。

案例:陈某在高速路使用L2级自适应巡航,因未握方向盘导致追尾。交警认定陈某承担全部责任,保险公司按商业险赔付,制造商无责。

二、驾驶员过错的具体情形与认定标准

(一)未履行接管义务

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超过15秒、系统发出接管提示后2秒内未接管,均属重大过错。事故认定书将记载“未按操作规范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直接影响责任比例。

(二)系统误用与滥用

在雨雪、施工路段、急弯等不适合场景强制启用辅助驾驶,或擅自改装传感器,均可能被认定为扩大损失的原因。此时,驾驶员需承担额外责任。

(三)证据固定要点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保存车载EDR数据、手机App日志、云端行驶记录,防止制造商远程更新系统版本。上述数据需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申请保全。

三、制造商责任的触发条件与抗辩事由

(一)产品缺陷的三类表现

1. 设计缺陷:系统未识别静止障碍物导致碰撞。 2. 警示缺陷:接管提示音量过低或图标过小。 3. 说明缺陷:用户手册未充分描述功能边界。

(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受害人只需证明缺陷存在及因果关系,制造商需证明无缺陷或缺陷与事故无关。司法实践中,制造商常通过第三方检测报告、OTA更新记录进行抗辩。

案例:某品牌车辆AEB系统在高速场景下未能识别侧翻货车,导致乘客死亡。制造商提交C-NCAP测试报告证明系统符合标准,但法院认为测试场景与事故场景不符,判令制造商承担30%责任。

四、保险理赔与追偿机制

(一)交强险与商业险的适用边界

交强险优先赔付人身损害,不足部分由商业三者险补充。若驾驶员存在“未按规范使用辅助驾驶”情形,保险公司可援引免责条款拒赔,但需证明已尽到提示义务。

(二)制造商责任险的作用

部分车企已投保产品责任险,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该险种的免赔额通常为100万元,单次事故赔偿限额为5000万元。

五、乘客与第三人的权利主张路径

(一)乘客的索赔选择

乘客可选择:1. 向驾驶员主张合同责任;2. 向制造商主张侵权责任;3. 向保险公司主张车上人员责任险。三者可并行主张,但总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

(二)第三人的特殊保护

行人、其他车辆驾驶人作为第三人,可直接起诉驾驶员、制造商、保险公司。若事故由系统故障引发,第三人可要求制造商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六、2025年监管动态与技术合规

(一)数据记录强制规范

工信部要求2025年起,所有L2及以上车辆必须配备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记录触发前30秒及后5秒的方向盘转角、制动踏板、车速等关键数据,数据保存不少于3年。

(二)OTA升级的责任边界

制造商通过OTA升级修复系统缺陷,需提前向监管部门报备并告知用户。若升级未及时推送导致事故,制造商可能被认定存在过错。

七、事故处理全流程指引

(一)现场处置步骤

1. 立即停车并报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2. 拍摄现场照片,重点记录辅助驾驶指示灯状态; 3. 联系4S店或制造商客服,要求锁定EDR数据; 4. 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数据保全。

(二)鉴定程序启动

交警部门可委托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对车辆系统进行鉴定,鉴定事项包括:系统日志完整性、传感器校准状态、接管提示有效性。

(三)诉讼策略选择

受害人可选择:1. 单独起诉驾驶员;2. 追加制造商为共同被告;3. 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制造商银行账户。选择策略需综合考虑赔偿能力、举证难度。

案例:2024年某车主使用自动泊车功能撞伤行人,交警认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责任。行人起诉后,法院追加制造商为被告,最终判令驾驶员承担70%责任,制造商承担30%责任,保险在限额内全额赔付。

八、未来展望与合规建议

(一)L3及以上级别的责任变化

当车辆达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系统激活期间可脱手脱眼,但需随时准备接管。此时,制造商对系统故障承担更高责任,驾驶员仅对未及时接管导致的扩大损失负责。

(二)车主合规使用建议

1. 仔细阅读用户手册,明确功能边界; 2. 定期升级系统,避免使用破解版本; 3. 保留每次OTA升级记录,作为事故抗辩证据; 4. 购买足额商业险,并附加“辅助驾驶特约条款”。

本文由苏州车祸律师法律咨询团队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信息©2025 苏州车祸律师法律咨询团队,保留所有权利。

下一篇:没有了!...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

苏州专业律师友情链接

苏州市律师协会
苏州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咨询QQ:147836285
备案号: 苏ICP备16017884号-1
© 2016-2021 lawyer0512.net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