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房屋买卖 人身损害
民间借贷 其他纠纷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地址
合同纠纷 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保全执行 其他商事
苏州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侵财犯罪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经济犯罪
职务犯罪 其他犯罪
苏州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有哪些
行政诉讼 劳动争议
诉讼指南 权威解读
法治资讯 网站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劳动争议 >

苏州工伤律师咨询:上下班途中摔伤算不算工伤?

作者:苏州工伤律师咨询 来源:上下班途中摔伤算不算工伤

“我在上班路上滑倒骨折,算工伤吗?”这是劳动者向苏州工伤律师咨询时的高频问题。本文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及最新司法解释,围绕“上下班途中摔伤算不算工伤”进行体系化解读,供您收藏参考。

一、上下班途中工伤的法律框架

1.1 立法源流与核心条款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将“上下班途中”纳入工伤保护,但附加三项限定:1.合理时间;2.合理路线;3.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特定公共交通事故[^14^]。

1.2 立法目的与价值导向

立法者在空间上把工作场所延伸至“途中”,旨在化解通勤风险,但并非无限扩展,仍以“工作原因关联性”为边界。

1.3 配套文件与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细化“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判断标准,为裁判提供指引[^15^]。

案例摘要:王某晨跑上班途中被电动车撞伤,交警认定对方全责。人社部门以“路线偏离常轨”为由不予认定,法院最终撤销决定,确认工伤,理由是“晨跑属于合理通勤方式,路线仅轻微偏离,仍属合理范围”。

二、“三要件”缺一不可

2.1 合理时间要件

提前或延后1-2小时仍属合理,但需结合交通工具、天气、加班记录综合判断。极端早到或晚离需举证“工作原因”。

2.2 合理路线要件

直线距离并非唯一标准,顺路买菜、接送子女均在合理延伸范围,但绕道旅游、办理私事则除外[^15^]。

2.3 事故类型与责任要件

仅限“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且须“非本人主要责任”[^14^]。摔伤单方事故原则上不被涵盖,除非能证明道路管理瑕疵致他人主要责任。

2.4 责任认定书的重要性

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认定核心证据,载明“无责、次责、同责”均可,主责则排除[^15^]。

案例摘要:李某雪天骑电动车滑倒骨折,因未及时报警,无责任认定书,人社部门作出不予认定决定,复议阶段仍因证据不足维持原结论。

三、常见摔伤场景逐一解析

3.1 雨雪天路滑自行摔伤

单方事故若无第三方责任,通常不认定为工伤;若能证明市政道路缺陷且市政负主要责任,则例外[^17^]。

3.2 被狗冲撞或行人碰撞

不属于“交通事故”范畴,除非狗主人或行人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且经交警认定。

3.3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

符合交通事故要件,按责任认定处理;若对方负主责,可认定工伤。

3.4 进入单位内部尚未到岗摔伤

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预备性工作”,无需交通事故要件,直接认定工伤[^20^]。

3.5 下班途中顺路加油摔伤

属于“日常生活所需活动”,路线合理即可认定[^15^]。

案例摘要:张某下班后顺路加油站滑倒,交警认定加油站负主要责任,人社部门确认工伤,单位无异议。

四、证据准备与认定流程

4.1 必备材料清单

1.工伤认定申请表;2.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3.交通事故认定书;4.医疗诊断证明;5.上下班路线图及时间说明;6.证人证言。

4.2 申请时效与管辖

用人单位30日内未申请的,劳动者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人社部门提出。

4.3 认定流程节点

受理→调查核实→60日内作出决定→送达决定书→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4.4 常见补正情形

缺少交通事故认定书、劳动关系争议等,需在补正期内补充,否则程序中止。

案例摘要:赵某提交材料时缺少劳动关系证明,律师指导其补充工资流水、同事证言后,人社部门在补正期内完成认定。

五、责任划分与例外情形

5.1 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四种形态

无责、次责、同责、无法认定[^15^]。无法认定时,法院通常倾向保护劳动者。

5.2 排除工伤的三大情形

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14^]。

5.3 第三人侵权与工伤竞合

劳动者可同时主张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但医疗费不得重复获赔。

5.4 无法认定责任时的救济

可依据《民法典》第1253条向道路管理者主张侵权责任,或与用人单位协商补偿。

案例摘要:孙某因雪天摔伤无责任认定,律师协助其以道路管理瑕疵起诉市政公司,最终获赔医疗费60%。

六、维权路径与律师建议

6.1 协商调解先行

发生争议后,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或向企业工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降低维权成本。

6.2 行政程序衔接

1. 工伤认定: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社局提交申请; 2. 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申请,结论作为赔偿依据; 3.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凭认定书与鉴定结论向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6.3 诉讼策略

对认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在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诉讼阶段重点围绕“合理路线、合理时间、事故性质”举证。

6.4 企业合规建议

1. 建立上下班路线报备制度,固定合理路线; 2. 为骑电动车员工购买意外伤害险,降低用工风险; 3. 发生事故后及时报警并协助员工申请工伤认定,避免扩大损失。

6.5 律师实务锦囊

(一)第一时间报警:固定事故证据; (二)拍照录像:保留现场痕迹、道路缺陷; (三)收集证人:同事、路人证言增强证明力; (四)专业律师介入:协助撰写工伤认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文书。

6.6 未来立法动向

《工伤保险条例》修订草案拟将“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强制参保范围,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标准有望进一步细化。

案例摘要:王某骑共享单车上班途中被逆行电动车撞伤,交警认定对方全责,单位未及时申请工伤。律师介入后15日内完成认定,王某获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共计18万元。

本文由苏州工伤律师咨询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遇上下班途中摔伤争议,请携带事故认定书、医疗资料、劳动合同就近咨询专业律师。

下一篇:没有了!...

·首席律师:刘逢欣 律师

·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律所名称: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律所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友情提示:提前预约可获当面免费咨

询一次(时长30分钟)

苏州专业律师友情链接

苏州市律师协会
苏州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812605387 咨询QQ:147836285
备案号: 苏ICP备16017884号-1
© 2016-2021 lawyer0512.net版权所有